明圣不世出,翼亮非茍安的下句是什么
正確答案:
明圣不世出,翼亮非茍安。下一句是:崇高自有配,孤陋何足干。這句詩詞出自
張九齡的《
荊州作二首》。
下面是這首詩的全文:先達志其大,求息不約文。士伸在知己,已況仕于君。微誠夙所尚,細故不足云。時來忽易失,事往良難分。顧念凡近姿,焉欲殊常勛。亦以行則是,豈必素有聞。千慮且猶失,萬緒何其紛。進士茍非黨,免相安得群。眾口金可鑠,孤心絲共棼。意忠仗朋信,語勇同敗軍。古劍徒有氣,幽蘭只自薰。高秩向所忝,于義如浮云。千載一遭遇,往賢所至難。問余奚為者,無階忽上摶。明圣不世出,翼亮非茍安。崇高自有配,孤陋何足干。遇恩一時來,竊位三歲寒。誰謂誠不盡,知窮力亦殫。雖至負乘寇,初無挾術鉆。浩蕩出江湖,翻覆如波瀾。心傷不材樹,自念獨飛翰。徇義在匹夫,報恩猶一餐。況乃山海澤,效無毫發(fā)端。內訟已慚沮,積毀今摧殘。胡為復惕息,傷鳥畏虛彈。
《
望月懷遠》《
感遇》《
感遇》《
感遇十二首·其四》《
感遇》《
賦得自君之出矣》《
賦得自君之出矣》《
湖口望廬山瀑布水》《
歸燕詩》《
詠史》都是張九齡寫的詩詞。張九齡的所有詩詞都被收錄在了《
張九齡詩集》中。
張九齡簡介:張九齡(678年—740年)字子壽,一名博物,謚文獻。漢族,唐朝韶州曲江(今廣東省韶關市)人,世稱“張曲江”或“文獻公”。唐朝開元年間名相,詩人。西漢留侯張良之后,西晉壯武郡公張華十四世孫。七歲知屬文,唐中宗景龍初年進士,始調校書郎。玄宗即位,遷右補闕。唐玄宗開元時歷官中書侍郎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、中書令。母喪奪哀,拜同平章事。是唐代有名的賢相;舉止優(yōu)雅,風度不凡。自張九齡去世后,唐玄宗對宰相推薦之士,總要問“風度得如九齡否?”因此,張九齡一直為后世人所崇敬、仰慕。
張九齡是一位有膽識、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、文學家、詩人、名相。他忠耿盡職,秉公守則,直言敢諫,選賢任能,不徇私枉法,不趨炎附勢,敢與惡勢力作斗爭,為“開元之治”作出了積極貢獻。他的五言古詩,詩風清淡,以素練質樸的語言,寄托深遠的人生慨望,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,貢獻尤大。有《曲江集》。譽為“嶺南第一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