傷哉文儒士,憤激馳林丘的下句是什么
正確答案:
傷哉文儒士,憤激馳林丘的下一句是:中原正格斗,后會何緣由。這句詩詞出自
杜甫的《
送韋十六評事充同谷郡防御判官》。
下面是這首詩的全文:昔沒賊中時,潛與子同游。今歸行在所,王事有去留。逼側(cè)兵馬間,主憂急良籌。子雖軀干小,老氣橫九州。挺身艱難際,張目視寇讎。朝廷壯其節(jié),奉詔令參謀。鑾輿駐鳳翔,同谷為咽喉。西扼弱水道,南鎮(zhèn)枹罕陬。此邦承平日,剽劫吏所羞。況乃胡未滅,控帶莽悠悠。府中韋使君,道足示懷柔。令侄才俊茂,二美又何求。受詞太白腳,走馬仇池頭。古色沙土裂,積陰雪云稠。羌父豪豬靴,羌兒青兕裘。吹角向月窟,蒼山旌旆愁。鳥驚出死樹,龍怒拔老湫。古來無人境,今代橫戈矛。傷哉文儒士,憤激馳林丘。中原正格斗,后會何緣由。百年賦命定,豈料沉與浮。且復(fù)戀良友,握手步道周。論兵遠壑凈,亦可縱冥搜。題詩得秀句,札翰時相投。
《
絕句》《
登高》《
絕句》《
茅屋為秋風(fēng)所破歌》《
望岳》《
望岳》《
望岳》《
春望》《
石壕吏》《
春夜喜雨》都是杜甫寫的詩詞。杜甫的所有詩詞都被收錄在了《
杜甫詩集》中。
杜甫簡介:杜甫(712年—770年),字子美,漢族,本襄陽人,后徙河南鞏縣。自號少陵野老,唐代偉大的現(xiàn)實主義詩人,與李白合稱“李杜”。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區(qū)別,杜甫與李白又合稱“大李杜”,杜甫也常被稱為“老杜”。
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,被后人稱為“詩圣”,他的詩被稱為“詩史”。后世稱其杜拾遺、杜工部,也稱他杜少陵、杜草堂。
杜甫創(chuàng)作了《春望》《北征》《三吏》《三別》等名作。乾元二年(759年)杜甫棄官入川,雖然躲避了戰(zhàn)亂,生活相對安定,但仍然心系蒼生,胸懷國事。雖然杜甫是個現(xiàn)實主義詩人,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,從其名作《飲中八仙歌》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。
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,他有“致君堯舜上,再使風(fēng)俗淳”的宏偉抱負。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,但后來聲名遠播,對中國文學(xué)和日本文學(xué)都產(chǎn)生了深遠的影響。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,大多集于《杜工部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