逶迤蒼山去,泱漭玄云福人虎爭夜行,風榛嘯巖幽。上一句是什么?
正確答案:
逶迤蒼山去,泱漭玄云福人虎爭夜行,風榛嘯巖幽。上句是:如何殺大將,王師自相仇。這句詩詞出自
高啟的《
聞長槍兵至出越城夜投龕山》。
下面是這首詩的全文:列藩遏戎亂,駐鉞實此州。如何殺大將,王師自相仇。我來亂始定,城郭氣尚愁。又聞有鄰兵,倉卒豈敢留。促還出西門,天寒絕行甗。古戍暗雨雪,旌旗暮悠悠。野屋閉不守,澤田棄誰收。居人且奔逃,游子安得休。逶迤蒼山去,泱漭玄云福人虎爭夜行,風榛嘯巖幽。我徒戒相親,一失未易求。饑拾谷口栗,寒燒澗中槱。神迷路多迂,再宿達海陬。雖嘗登頓勞,幸免迫辱憂。圣尼畏于匡,嗟我敢有尤。但慚去越早,不遂名山游。
《
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》《
牧牛詞》《
牧牛詞》《
姑蘇雜詠 太湖》《
詠梅》《
姑蘇雜詠 師子林十二詠 吐月峰》《
姑蘇雜詠 師子林十二詠 臥云室》《
將進酒·君不見陳孟公》《
姑蘇雜詠 師子林十二詠 師子峰》《
黃氏延綠軒》都是高啟寫的詩詞。高啟的所有詩詞都被收錄在了《
高啟詩集》中。
高啟簡介:高啟(1336-1374),漢族,元末明初著名詩人,文學家。字季迪,號槎軒,長洲(今江蘇蘇州市)人。元末隱居吳淞青丘,自號青丘子。高啟才華高逸,學問淵博,能文,尤精于詩,與劉基、宋濂并稱“明初詩文三大家”,又與楊基、張羽、徐賁被譽為“吳中四杰”,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“初唐四杰”。又與王行等號“北郭十友”。
明洪武初,以薦參修《元史》,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,受命教授諸王。擢戶部右侍郎,力辭不受。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,獲罪被誅。高啟曾為之作《郡治上梁文》,有“龍蟠虎踞”四字,被疑為歌頌張士誠,連坐腰斬。著有《高太史大全集》、《鳧藻集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