彼尚愁不歸,我行定已矣。上一句是什么
正確答案:
彼尚愁不歸,我行定已矣的上句是:君獨何為至于此,山非山兮水非水。這句詩詞出自
吳偉業(yè)的《
悲歌贈吳季子》。
下面是這首詩的全文:人生千里與萬里,黯然銷魂別而已。君獨何為至于此,山非山兮水非水。生非生兮死非死。十三學經(jīng)并學史,生在江南長紈綺,詞賦翩翩眾莫比,白璧青蠅見排詆。一朝束縛去,上書難自理。絕塞千里斷行李,送吏淚不止,流人復何倚。彼尚愁不歸,我行定已矣。八月龍沙雪花起,橐駝垂腰馬沒耳,白骨皚皚經(jīng)戰(zhàn)壘,黑河無船渡者幾,前憂猛虎后蒼,土穴偷生若螻蟻,大魚如山不見尾,張為風沫為雨,日月倒行入海底,白晝相逢半人鬼。噫嘻乎悲哉!生男聰明慎莫喜,倉頡夜哭良有以,受患只從讀書始,君不見,吳季子!
《
圓圓曲》《
悲歌贈吳季子》《
清涼山贊佛詩 四首》《
鴛湖曲》《
如夢令·鎮(zhèn)日鶯愁燕懶》《
過吳江有感》《
讀史雜感》《
讀史雜感》《
追悼》《
過淮陰有感》都是吳偉業(yè)寫的詩詞。吳偉業(yè)的所有詩詞都被收錄在了《
吳偉業(yè)詩集》中。
吳偉業(yè)簡介:吳偉業(yè)(1609年6月21日—1672年1月23日)字駿公,號梅村,別署鹿樵生、灌隱主人、大云道人,漢族,江蘇太倉人。
生于明萬歷三十七年,明崇禎四年(1631)進士,曾任翰林院編修、左庶子等職。清順治十年(1653)被迫應詔北上,次年被授予秘書院侍講,后升國子監(jiān)祭酒。順治十三年底,以奉嗣母之喪為由乞假南歸,此后不復出仕。
他是明末清初著名詩人,與錢謙益、龔鼎孳并稱“江左三大家”,又為婁東詩派開創(chuàng)者。長于七言歌行,初學“長慶體”,后自成新吟,后人稱之為“梅村體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