廟堂喜新政,躁議違老夫的下一句是什么
正確答案:
廟堂喜新政,躁議違老夫的下句是:悠悠祖宗訓(xùn),變之在朝晡。這句詩詞出自
劉基的《
感時述事(十首)》。
下面是這首詩的全文:八政首食貨,錢幣通有無。國朝幣用楮,流行比金珠。至今垂百年,轉(zhuǎn)布彌寰區(qū)。此物豈足貴,實由威令敷。廟堂喜新政,躁議違老夫。悠悠祖宗訓(xùn),變之在朝晡。瞿然駭群目,疑怪仍揶揄。至寶惟艱得,韞櫝斯藏諸。假令多若土,賤棄復(fù)誰沽。錢幣相比較,好丑天然殊。譬彼絺與绤,長短價相如?;ナ袕乃。肟弦浯?。此理實易解,無用論智愚。矧茲四海內(nèi),五載橫戈殳。赤子投枳棘,不知所歸途。一口當萬喙,唇縮舌亦瘏。導(dǎo)水必尋源,源達流乃疏。藝木必培根,根固葉不枯。慎勿庸邇言,揚火自焚軀。尚克詰戎兵,丕顯厥祖謨?!?br>《
水龍吟·雞鳴風雨瀟瀟》《
沁園春·萬里封侯》《
如夢令·一抹斜陽沙觜》《
感懷》《
感懷》《
感懷》《
感懷》《
長相思·長相思》《
即事》《
即事》都是劉基寫的詩詞。劉基的所有詩詞都被收錄在了《
劉基詩集》中。
劉基簡介:劉基(1311年7月1日-1375年5月16日),漢族,字伯溫,處州青田縣南田鄉(xiāng)(今屬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)人,故稱劉青田,元末明初軍事家、政治家、文學(xué)家,明朝開國元勛。明洪武三年(1370)封誠意伯,故又稱劉誠意。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,謚號文成,后人稱他劉文成、文成公。
元至順間舉進士。博通經(jīng)史,尤精象緯之學(xué),時人比之諸葛亮。至正十九年(1359),朱元璋聞劉基及宋濂等名,禮聘而至。他上書陳述時務(wù)十八策,倍受寵信。參與謀劃平定張士誠、陳友諒與北伐中原等軍事大計。吳元年(1367)為太史令,進《戊申大統(tǒng)歷》。奏請立法定制,以止濫殺。
朱元璋即皇帝位后,他奏請設(shè)立軍衛(wèi)法,又請肅正紀綱。嘗諫止建都于鳳陽。洪武三年(1370)十一月封誠意伯,歲祿240石。四年,賜歸。劉基居鄉(xiāng)隱形韜跡,惟飲酒弈棋,口不言功。尋以舊憾為左丞相胡惟庸所訐而奪祿。入京謝罪,留京不敢歸,以憂憤疾作,胡惟庸曾派醫(yī)生探視。八年,遣使護歸,居一月而卒。劉基精通天文、兵法、數(shù)理等,尤以詩文見長。詩文古樸雄放,不乏抨擊統(tǒng)治者腐朽、同情民間疾苦之作。著作均收入《誠意伯文集》。
劉基佐朱元璋平天下,論天下安危,義形于色,遇急難,勇氣奮發(fā),計劃立定,人莫能測。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:“吾之子房也?!痹谖膶W(xué)史上,劉基與宋濂、高啟并稱“明初詩文三大家”。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“三分天下諸葛亮,一統(tǒng)江山劉伯溫;前朝軍師諸葛亮,后朝軍師劉伯溫”的說法。他以神機妙算、運籌帷幄著稱于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