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邊雙石人,幾見太守發(fā)出自哪一首詩?
正確答案:
道邊雙石人,幾見太守發(fā)出自蘇軾的《罷徐州往南京馬上走筆寄子由五首》。這句詩詞出自
蘇軾的《
罷徐州往南京馬上走筆寄子由五首》。
下面是這首詩的全文:吏民莫扳援,歌管莫凄咽。吾生如寄耳,寧獨為此別。別離隨處有,悲惱緣愛結。而我本無恩,此涕誰為設。紛紛等兒戲,鞭?登遭割截。道邊雙石人,幾見太守發(fā)。有知當解笑,撫掌冠纓絕。父老何自來,花枝裊長紅。洗盞拜馬前,請壽使君公。前年無使君,魚鱉化兒童。舉鞭謝父老,正坐使君窮。窮人命分惡,所向招災兇。水來非吾過,去亦非吾功。古汴従西來,迎我向南京。東流入淮泗,送我東南行。暫別還復見,依然有余情。春雨漲微波,一夜到彭城。過我黃樓下,朱欄照飛甍。可憐洪上石,誰聽月中聲。前年過南京,麥老櫻桃熟。今來舊游處,櫻麥半黃綠。歲月如宿夕,人事幾反覆。青衫老従事,坐穩(wěn)生髀肉。聯(lián)翩閱三守,迎送如轉轂。歸耕何時決,田舍我已卜。卜田向何許,石佛山南路。下有爾家川,千畦種秔稌。山泉宅龍蜃,平地走膏乳。異時畝一金,近欲為逃戶。逝將解簪紱,賣劍買牛具。故山豈不懷,廢宅生蒿穞。便恐桐鄉(xiāng)人,長祠仲卿墓。
《
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》《
定風波·莫聽穿林打葉聲》《
念奴嬌·赤壁懷古》《
水調歌頭·明月幾時有》《
水調歌頭·安石在東海》《
水調歌頭·昵昵兒女語》《
江城子·前瞻馬耳九仙山》《
江城子·墨云拖雨過西樓》《
江城子·膩紅勻臉襯檀唇》《
浣溪沙》都是蘇軾寫的詩詞。蘇軾的所有詩詞都被收錄在了《
蘇軾詩集》中。
蘇軾簡介:蘇軾(1037年1月8日—1101年8月24日),字子瞻,又字和仲,號鐵冠道人、東坡居士,世稱蘇東坡、蘇仙。漢族,眉州眉山(今屬四川省眉山市)人,祖籍河北欒城,北宋文學家、書法家、畫家。
嘉祐二年(1057年),蘇軾進士及第。宋神宗時曾在鳳翔、杭州、密州、徐州、湖州等地任職。元豐三年(1080年),因“烏臺詩案”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。宋哲宗即位后,曾任翰林學士、侍讀學士、禮部尚書等職,并出知杭州、潁州、揚州、定州等地,晚年因新黨執(zhí)政被貶惠州、儋州。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,途中于常州病逝。宋高宗時追贈太師,謚號“文忠”。
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,在詩、詞、散文、書、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。其文縱橫恣肆;其詩題材廣闊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張比喻,獨具風格,與黃庭堅并稱“蘇黃”;其詞開豪放一派,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,并稱“蘇辛”;其散文著述宏富,豪放自如,與歐陽修并稱“歐蘇”,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蘇軾亦善書,為“宋四家”之一;工于畫,尤擅墨竹、怪石、枯木等。有《東坡七集》、《東坡易傳》、《東坡樂府》等傳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