吾病日回首,云臺誰再論。上一句是什么?
正確答案:
吾病日回首,云臺誰再論。上句是:蜀中寇亦甚,柏氏功彌存。這句詩詞出自
杜甫的《
覽柏中允兼子侄數(shù)人除官制詞因述父子兄弟四》。
下面是這首詩的全文:紛然喪亂際,見此忠孝門。蜀中寇亦甚,柏氏功彌存。深誠補王室,戮力自元昆。三止錦江沸,獨清玉壘昏。高名入竹帛,新渥照乾坤。子弟先卒伍,芝蘭疊玙璠。同心注師律,灑血在戎軒。絲綸實具載,紱冕已殊恩。奉公舉骨肉,誅叛經(jīng)寒溫。金甲雪猶凍,朱旗塵不翻。每聞戰(zhàn)場說,欻激懦氣奔。圣主國多盜,賢臣官則尊。方當(dāng)節(jié)鉞用,必絕祲沴根。吾病日回首,云臺誰再論。作歌挹盛事,推轂期孤鶱。
《
絕句》《
登高》《
絕句》《
茅屋為秋風(fēng)所破歌》《
望岳》《
望岳》《
望岳》《
春望》《
石壕吏》《
春夜喜雨》都是杜甫寫的詩詞。杜甫的所有詩詞都被收錄在了《
杜甫詩集》中。
杜甫簡介:杜甫(712年—770年),字子美,漢族,本襄陽人,后徙河南鞏縣。自號少陵野老,唐代偉大的現(xiàn)實主義詩人,與李白合稱“李杜”。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區(qū)別,杜甫與李白又合稱“大李杜”,杜甫也常被稱為“老杜”。
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,被后人稱為“詩圣”,他的詩被稱為“詩史”。后世稱其杜拾遺、杜工部,也稱他杜少陵、杜草堂。
杜甫創(chuàng)作了《春望》《北征》《三吏》《三別》等名作。乾元二年(759年)杜甫棄官入川,雖然躲避了戰(zhàn)亂,生活相對安定,但仍然心系蒼生,胸懷國事。雖然杜甫是個現(xiàn)實主義詩人,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,從其名作《飲中八仙歌》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。
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,他有“致君堯舜上,再使風(fēng)俗淳”的宏偉抱負(fù)。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,但后來聲名遠播,對中國文學(xué)和日本文學(xué)都產(chǎn)生了深遠的影響。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,大多集于《杜工部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