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二千里,塵土驅(qū)蹇瘠的上一句是什么?
正確答案:
如何二千里,塵土驅(qū)蹇瘠。上句是:常隨童子游,多向外家劇。這句詩詞出自
王建的《
送韋處士老舅》。
下面是這首詩的全文:憶昨癡小年,不知有經(jīng)籍。常隨童子游,多向外家劇。偷花入鄰里,弄筆書墻壁。照水學梳頭,應(yīng)門未穿幘。人前賞文性,梨果蒙不惜。賦字詠新泉,探題得幽石。自從出關(guān)輔,三十年作客。風雨一飄飖,親情多阻隔。如何二千里,塵土驅(qū)蹇瘠。良久陳苦辛,從頭嘆衰白。既來今又去,暫笑還成戚。落日動征車,春風卷離席。云臺觀西路,華岳祠前柏。會得過帝鄉(xiāng),重尋舊行跡。
《
十五夜望月》《
宮詞》《
雨過山村》《
新嫁娘》《
望夫石》《
調(diào)笑令·胡蝶》《
調(diào)笑令·羅袖》《
調(diào)笑令·團扇》《
水夫謠》《
江館》都是王建寫的詩詞。王建的所有詩詞都被收錄在了《
王建詩集》中。
王建簡介:王建(768-835),字仲初,潁川(今河南許昌)人,唐朝詩人。
出身寒微,一生潦倒。曾一度從軍,約46歲始入仕,曾任昭應(yīng)縣丞、太常寺丞等職。后出為陜州司馬,世稱王司馬。約64歲為光州刺史。與張籍友善,樂府與張齊名,世稱張王樂府。其詩題材廣泛,同情百姓疾苦,生活氣息濃厚,思想深刻。善于選擇有典型意義的人、事和環(huán)境加以藝術(shù)概括,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現(xiàn)實,揭露矛盾。多用比興、白描、對比等手法,常在結(jié)尾以重筆突出主題。體裁多為七言歌行,篇幅短小。語言通俗凝練,富有民歌謠諺色彩。名篇如《田家行》、《水夫謠》、《羽林行》、《射虎行》、《古從軍》、《渡遼水》、《田家留客》、《望夫石》等。他又以“宮詞”知名。他的“宮詞”百首,突破前人抒寫宮怨的窠臼,在傳統(tǒng)的宮怨之外,還廣泛描寫唐代宮中風物和宮廷生活,是研究唐代宮廷的重要材料。其五、七言近體中,有些征戍遷謫、行旅離別、幽居宦況之作,情思感人,但雜有消極頹廢思想。他的絕句則清新婉約。還寫過《宮中三臺》、《江南三臺》等小令,為中唐文人詞的重要作者之一。今存有《王建詩集》、《王建詩》、《王司馬集》等本及《宮詞》1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