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國實三公,萬人欲為魚出自哪一首詩?
正確答案:
一國實三公,萬人欲為魚出自杜甫的《草堂》。這句詩詞出自
杜甫的《
草堂》。
下面是這首詩的全文:昔我去草堂,蠻夷塞成都。今我歸草堂,成都適無虞。請陳初亂時,反復乃須臾。大將赴朝廷,群小起異圖。中宵斬白馬,盟歃氣已粗。西取邛南兵,北斷劍閣隅。布衣數(shù)十人,亦擁專城居。其勢不兩大,始聞蕃漢殊。西卒卻倒戈,賊臣互相誅。焉知肘腋禍,自及梟獍徒。義士皆痛憤,紀綱亂相逾。一國實三公,萬人欲為魚。唱和作威福,孰肯辨無辜。眼前列杻械,背后吹笙竽。談笑行殺戮,濺血滿長衢。到今用鉞地,風雨聞號呼。鬼妾與鬼馬,色悲充爾娛。國家法令在,此又足驚吁。賤子且奔走,三年望東吳?;∈赴到?,難為游五湖。不忍竟舍此,復來薙榛蕪。入門四松在,步屟萬竹疏。舊犬喜我歸,低徊入衣裾。鄰舍喜我歸,酤酒攜胡蘆。大官喜我來,遣騎問所須。城郭喜我來,賓客隘村墟。天下尚未寧,健兒勝腐儒。飄搖風塵際,何地置老夫。于時見疣贅,骨髓幸未枯。飲啄愧殘生,食薇不敢馀。
《
絕句》《
登高》《
絕句》《
茅屋為秋風所破歌》《
望岳》《
望岳》《
望岳》《
春望》《
石壕吏》《
春夜喜雨》都是杜甫寫的詩詞。杜甫的所有詩詞都被收錄在了《
杜甫詩集》中。
杜甫簡介:杜甫(712年—770年),字子美,漢族,本襄陽人,后徙河南鞏縣。自號少陵野老,唐代偉大的現(xiàn)實主義詩人,與李白合稱“李杜”。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區(qū)別,杜甫與李白又合稱“大李杜”,杜甫也常被稱為“老杜”。
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,被后人稱為“詩圣”,他的詩被稱為“詩史”。后世稱其杜拾遺、杜工部,也稱他杜少陵、杜草堂。
杜甫創(chuàng)作了《春望》《北征》《三吏》《三別》等名作。乾元二年(759年)杜甫棄官入川,雖然躲避了戰(zhàn)亂,生活相對安定,但仍然心系蒼生,胸懷國事。雖然杜甫是個現(xiàn)實主義詩人,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,從其名作《飲中八仙歌》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。
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,他有“致君堯舜上,再使風俗淳”的宏偉抱負。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,但后來聲名遠播,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,大多集于《杜工部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