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燭交橫各自歸,酒醒還是他鄉(xiāng)客的下句是什么
正確答案:
紅燭交橫各自歸,酒醒還是他鄉(xiāng)客的下句是:壯年留滯尚思家,況復(fù)白頭在天涯。這句詩詞出自
王建的《
荊門行》。
下面是這首詩的全文:江邊行人暮悠悠,山頭殊未見荊州。峴亭西南路多曲,櫟林深深石鏃鏃??创都t米煮白魚,夜向雞鳴店家宿。南中三月蚊蚋生,黃昏不聞人語聲。生紗帷疏薄如霧,隔衣噆膚耳邊鳴。欲明不待燈火起,喚得官船過蠻水。女兒??蛙馕菪拢_門掃地桐花里。犬聲撲撲寒溪煙,人家燒竹種山田。巴云欲雨薰石熱,麋鹿度江蟲出穴。大蛇過處一山腥,野牛驚跳雙角折。斜分漢水橫千山,山青水綠荊門關(guān)。向前問個(gè)長沙路,舊是屈原沈溺處。誰家丹旐已南來,逢著流人從此去。月明山鳥多不棲,下枝飛上高枝啼。主人念遠(yuǎn)心不懌,羅衫臥對章臺夕。紅燭交橫各自歸,酒醒還是他鄉(xiāng)客。壯年留滯尚思家,況復(fù)白頭在天涯。
《
十五夜望月》《
宮詞》《
雨過山村》《
新嫁娘》《
望夫石》《
調(diào)笑令·胡蝶》《
調(diào)笑令·羅袖》《
調(diào)笑令·團(tuán)扇》《
水夫謠》《
江館》都是王建寫的詩詞。王建的所有詩詞都被收錄在了《
王建詩集》中。
王建簡介:王建(768-835),字仲初,潁川(今河南許昌)人,唐朝詩人。
出身寒微,一生潦倒。曾一度從軍,約46歲始入仕,曾任昭應(yīng)縣丞、太常寺丞等職。后出為陜州司馬,世稱王司馬。約64歲為光州刺史。與張籍友善,樂府與張齊名,世稱張王樂府。其詩題材廣泛,同情百姓疾苦,生活氣息濃厚,思想深刻。善于選擇有典型意義的人、事和環(huán)境加以藝術(shù)概括,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現(xiàn)實(shí),揭露矛盾。多用比興、白描、對比等手法,常在結(jié)尾以重筆突出主題。體裁多為七言歌行,篇幅短小。語言通俗凝練,富有民歌謠諺色彩。名篇如《田家行》、《水夫謠》、《羽林行》、《射虎行》、《古從軍》、《渡遼水》、《田家留客》、《望夫石》等。他又以“宮詞”知名。他的“宮詞”百首,突破前人抒寫宮怨的窠臼,在傳統(tǒng)的宮怨之外,還廣泛描寫唐代宮中風(fēng)物和宮廷生活,是研究唐代宮廷的重要材料。其五、七言近體中,有些征戍遷謫、行旅離別、幽居宦況之作,情思感人,但雜有消極頹廢思想。他的絕句則清新婉約。還寫過《宮中三臺》、《江南三臺》等小令,為中唐文人詞的重要作者之一。今存有《王建詩集》、《王建詩》、《王司馬集》等本及《宮詞》1卷。